2011年4月29日 星期五

Lithuania - Klaipeda

位於立陶宛西岸的Klaipeda是波海三國中最北的不凍港。















 

《波海珍珠Klaipeda》
所謂「波羅的海的珍珠」Klaipeda與想像中是有很大的落差的...
Klaipeda過於普通、老實的「賣相」也許不是很吸引人---
隔著一座瀉湖向西南方延伸出去的狹長沙洲Curonian Spit則不可錯過。

《前進Curonian Spit》
經由渡輪抵達Smiltyne再轉搭公車至Nida,即可爬上沙丘盡收Curonian Spit於眼底。
渡輪來回票價2.9Litas、公車來回票價18Litas。

















2011年歐元與Litas(Lt)匯率為1:3.45
公車單趟耗時一個小時,規劃行程銜接要納入考量

由於沙洲逐年不斷的流失,Curonian Spit在不久的未來將不復存在。

















另外一方面由於世界文化遺產頭銜的加持,每年絡繹不絕的遊客更是加速沙洲的流失。
不過畢竟阻止不了其本身終將消失的事實,趁著還有機會當然就爬上去吧!

















上面基本上就是一處小沙漠,而且有許多動物留下的有趣足跡。

















徐風拂過的沙紋也很有感覺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沙洲北半部的區域屬於立陶宛而南半部則為俄羅斯領土Kaliningrad的一部分。
Kaliningrad與美國的阿拉斯加州一樣,與本國領土是隔開的,相當特別。
前方遠處黑黑的就是Kaliningrad。

















《隨談Klaipeda》
晚餐享用立陶宛國民傳統食物---Cepelinai。
這是裡面塞滿絞肉的馬鈴薯餃子,便宜而且飽足感十足,不是很好吃就是了。

















酒足飯飽還有天鵝列隊送行。

















晚上跟幾位正在環球旅行的德國背包客聊的頗愉快的。
(當然也被灌了不少酒...)
在此記下他們的行程,也許以後有機會參考、自己環遊世界哈。
德國、波蘭、烏克蘭、波海三國、俄國、蒙古、中國、泰國、紐西蘭、東加群島。

忘了哪位朋友說過:「啊你已經去過這麼多地方,連起來大概已經繞完地球一圈了。」
想想似乎是這麼一回事(茶)。

《旅行的意義》
每個人或許都是以自己的方式去實踐心目中最崇高的旅行精神---
但我覺得一些所謂的「創舉」不應該被放大吹捧、崇拜或淪為自我安慰的管道。
最近拜讀某位仁兄搭營夜宿印度恆河河岸的經歷---
勇氣固然可嘉, 但個人感受不到旅行最正面的價值和意義---
也不覺得這就是作者所謂的背包精神。

以此作為警惕,共勉之。

4 則留言:

  1. 昨天我心血來潮借了立陶宛話的書回家看
    跟克羅埃西亞話好像蠻像的說~

    回覆刪除
  2. 前一陣子有一個某台美麗艷人的主播把 '波羅的海' 念成 '波羅'ㄉㄜ' 海,被媒體冷嘲熱諷到翻! 真是需要多讀書...
    不然至少也要多看KC 網誌吧!

    回覆刪除
  3. anniekuo所說甚是(得意)!

    回覆刪除